【天极网IT新闻频道】有这么一家韩国游戏公司,手握几个三流产品,多年保持摸鱼式运营,但年营收过300亿韩元。
过去20年,它只靠一款游戏IP,就让盛趣、三七、恺英多家A股大厂头皮发麻,一套碰瓷、仲裁的版权保护操作让国内百余家中小游戏商闻风丧胆。
它,就是韩国游戏商娱美德(Wemade),网游市场过去20年最出名的“IP授权者”。你所熟知的初代巨头盛大、页游一哥恺英、A股新星三七,在它眼里,不过打工仔而已。
某种程度上说,和拼死拼活靠产品求生的绝大多数游戏商比,娱美德可算一个另类的“传奇”。
传奇诞生
娱美德的初生是个游戏创业的故事,颇有游戏人的热血与梦想可寻。
1998年,中国互联网初兴,还在找场景和变现模式的阶段,邻居韩国稍有领先,变现先锋网游市场的发展开始提速。
和所有大繁荣之前的竞速期一样,当时的韩国也有一批有野心、有热血的创作者想要另起炉灶。其中就包括ACTOZ产品《MIR2》的研发组组长,朴关浩。
因为ACTOZ给《MIR2》的评级不高,运营资源有限,朴关浩的《MIR2》在当时的韩国只能勉强算作二流网游,这并不符合制作团队的预期。
于是在2000年,朴关浩带多名ACTOZ员工离职,创立了Wemade(娱美德),一个颇具好游戏公司韵味的名字。
在创立之初,娱美德的主要收入来自《MIR2》项目的用户付费和网络服务,是比较原始的网游变现模式。
因为团队规模小,资金不足,且当时韩国市场已有巨头,娱美德的用户基数和商业模式注定使其摸不到心中所盼。
所以,初生的娱美德并没有完全“独占”《MIR2》,而是将公司40%股份和《MIR2》的共同所有权转让给老东家ACTOZ,形成5:5的权益比例。
让ACTOZ负起一部分运营责任,分担一部分风险。
这确实是比互利的好生意,从之后的故事来看,更老辣的亚拓士(ACTOZ)在当初的交易里看到的机会更多。
2000年,韩国开始成为中国网游商的主要采购市场,找代理商出海,再次拆分风险,博取大市场的内需收入是ACTOZ眼里的好生意。
这次出海所获的滔天红利,使娱美德的初心不再。
红利当前
2001年,中国网络游戏商开始发力,起点既是欧美、韩国产品的代理,最出名的,当时野心最大的盛大游戏以30万美元从ACTOZ手中买下《MIR2》代理权。
协议规定,盛大游戏获得《MIR2》共同著作权所有人ACTOZ授权,可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享有《MIR2》著作权,运营《MIR2》中国版——《新开页游sf》。
不出意料的,在单机、局域网对战之后,更多的用户开始爱上互动性更强的广域网体验,高自由度、强社交的网游契合了中国游戏市场的需求。
不到两年,《新开页游sf》就几乎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了《红警》《仙剑》,甚至是《CS》。
到2002年10月,《新开页游sf》国服同时在线人数过70万(同年中国总网民数约4500万),成为全球同时在线玩家数最高的网游。
代理商盛大,年营业额也超过6.8亿元,净利润1亿元,陈天桥登上中国经济贡献年度封面,之后20年游戏创业大潮被这股风彻底掀起。
面对海外市场的滔天红利,亚拓士想继续做拓展,而没赶上的娱美德也想分一杯羹。
2002年底,娱美德委托ACTOZ行使其作为《MIR2》共同著作权人的一切权利,和盛大游戏签署补充协议,以共同著作人的身份分钱。
因为盛大之前已与亚拓士有既定的利益分配协议,新加入的娱美德难以拿到期望份额,开始和亚拓士产生纠纷。
这波纠纷,最终在2003年末得以平息,由盛大游戏让步,提高代理费价格以及分成的方式,拿出更多的钱,给亚拓士之外的娱美德分食。
一次纠纷,不需努力做游戏即可收入过亿,此时的娱美德看清了手中牌面。
如果以“不续约”争取中国游戏商更多代理费和分成就能赚钱,何苦再做产品呢?
它,开始变了。
向钱看
从“专利”到IP,科技和文创产业内一直有一种被称作“流氓专利”的群体,这种专利的拥有者不将专利投产,而是通过索要高额专利许可费或赔偿费来牟取暴利。
2003年后的娱美德,就算是这种拥有者。
从2003年底开始,《MIR2》正式进入慢节奏更新,从2003-2007,《MIR2》的官网大版本更新有4次,以开放等级、地图为主,配套的经济系统、玩法小更新频率在2-4个月一次,大成本的营销和衍生内容几乎没有。
《冒险岛》《天堂》《神泣》把《MIR2》本就为数不多的玩家掠夺一空,但是,在那连丢城池的几年里,娱美德的收入却保持着高速增长。
除了Joymax的数款游戏的直接收入,《MIR2》在欧洲、北美、中国、中国台湾的授权分成已经成为主要收入来源。
2009年成功上市之后,娱美德正式公开了公司财务数据,正式开始向钱看齐,将产品授权列为主要营收业务,在页游和手游时代,开启了版权保护的超级加倍。
至于如何通过授权实现数额巨大的不劳而获,娱美德也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法,比其在游戏研发、运营上的天赋更甚。
这种“产品授权”业务的开展以“保护”为核心,分四个阶段:
1.著作权维权,在中国等市场筛选有传奇元素的产品,起诉要求赔偿。
2.推翻“共同所有”,向亚拓士合作方收保护费
3.宣称自身为独立所有者,出售新授权,收高额授权费
4.通过仲裁,对有侵权嫌疑的、流水分成不能使其满意的大公司进行产品和投资人信心的双面打击,收取“和解”的赔偿金,有点威胁的意思。
这一套,已经在中国用了十几年之久,是2009年上市后,娱美德的主要收入手段。
吸血鬼降世
从2012年开始,中国游戏市场进入到页游、手游时代,IP成为产品核心。
很顺应大势的,娱美德开始把经营重点和聪明都放在如何用IP赚更多钱的路子上。他们制定了更详实的“版权保护”计划,在同一市场授权多家厂商、同一IP授权做更细的期限、平台要求。
与此同时,根据不同厂商的属性,做不同的收钱策略。对中小侵权者,诉讼要赔偿;对疑似侵权的上市公司,通过仲裁威胁要赔偿或长线合作,长线吸血机会。
其中,最著名的事件有四个,分别在2016年5月、2016年6月、2017年5月和最近的2019年1月发生。
2016年5月,是推翻旧授权,抢夺传奇IP的所有权。例如单方面宣布ACTOZ授权无效,否认国内厂商的“独占运营权”。
期间受害者如盛趣、蓝沙,因仲裁导致多款产品运营受阻,还面临数亿元的赔款要求。
之后,2016年6月,是寻找新代理,证实传奇IP的所有权归自己所有,并细化合作内容提高授权金。
其中当时的页游一哥恺英和星辉都不看版权纠纷的叨扰,签署了传奇移动游戏和网页游戏授权合同,其中仅恺英一家的合同金就超过1.7亿元。
在之后,2017年5月,是索要侵权赔偿金。娱美德开始在版权以外,找代理商们的运营麻烦,比如称盛大游戏恶意利用打击私服授权从中谋利,要求赔偿损失1亿美元。
虽然,这三次尝试均被法院驳回或判处无效,其间娱美德丧失了多次扩大盈利的机会,但并无实际损失。
受害最深的还是中国游戏商和中国游戏业本身。
在寻找新代理、推翻旧授权的过程里,中国代理商制作的相关产品、投入资金大多打了水漂。
其中,恺英网络可谓最惨,1.7亿买来授权后的一年内,就因“流水分成”未达标被娱美德仲裁要求赔偿近3亿元。
其本计划收购的子公司九翎,也因为其版权不被亚拓士承认,流水分成又达不到娱美德要求,被双方共同仲裁,可能要付的赔偿金有数十亿元之多。而九翎本身,2018年整体净利润也只有2亿元左右。
最近的2020年4月,恺英公告称以终止对九翎的收购,九翎也因仲裁耽搁,在2019年亏损过近5000万。恺英本身,股价从2015年底的23.19元,掉到如今的不足3元。
企业之外,原本规范化的私服管制也因为授权纠纷搁置,使传奇IP在国内市场的山寨现象更严重,还带起了一股山寨、版权碰瓷的潮流。